2025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日。在这一重要日子里,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再次来红旗渠:重温历史、观采纪实、行走实践、牢记初心。
这是我院自2023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在红旗渠开展的“一次追溯、一段行纪、一场合唱、一份誓言”课程思政融合实践特色教学活动。

一次追溯:走进红旗渠纪念馆
在讲解员引导下,大家凝神观看一张张历史照片、修渠工具和沙盘模型,聆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修渠故事。一幅幅真实场景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誓把山河重安排”,仅凭钢钎、铁锤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红旗渠的壮举。通过参观,师生们真切体会到红旗渠工程所展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人定胜天豪情和信仰之坚。
不少同学一边听讲解,一边记录下展厅动线和雕塑浮雕等细节。一位同学感悟道,“红旗渠精神不仅在展品里,也体现在空间设计的每一个用心之处。”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体,学生们收获颇丰。

一段行走:徒步重走十公里渠岸
盛夏的太行山巍峨险峻,一边是壁立千仞的山体,一边是当年人工开凿的引水渠,绝壁上的红旗渠宛如一条红飘带凌空穿行,师生们切身感受着当年修渠工程的艰辛与伟大,纷纷感叹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一路上虽然汗流浃背,但想到修渠先辈们付出的血汗,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有学生说道。大家互相扶持、彼此鼓劲,不让任何一名同伴掉队,在挑战中磨炼了意志品格。
有的同学边走边记录下沿途红旗渠工程的雄伟场景与太行山的壮丽风光,将专业所学融入红色文化体悟中。老师们一路随行,为同学们讲解红旗渠沿线的重要工程节点,随时关注大家的安全和状态,不时为体力不支的同学加油打气。

一场合唱:燕大校歌唱响红旗渠
艺院的学子们用这样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深厚情感:校歌的旋律中饱含着当代青年对红旗渠精神的致敬,对信仰理想的讴歌,也展现出我院师生以艺术之声表达爱党爱国情怀的独特风采。嘹亮的校歌声伴着山风远远传开,仿佛把青春的誓言播撒在太行山间,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红旗渠畔唱响校歌让他们倍感振奋和自豪,也更加激发了身为燕大人肩负使命、砥砺前行的力量。

一份誓言: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在红旗渠青年洞前,全体师生肃然站立。党员教师带领大家,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洪亮的誓言回荡在山谷间,字字铿锵、句句有力,仿佛将心中的信仰再次刻进血脉。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身旁,是正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众多学生围站在后侧,庄重肃立,目光坚定,静静见证着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信仰的火种,悄然播撒在更多人的心田。
结语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文化考察”课程,已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创新路径和具有显著成效的专业实践育人机制。通过连续三年走进红旗渠,将艺术表达与思想教育深度结合,这一课程不仅帮助学生增强专业技能,更引导他们在行走中体悟历史,在观察中坚定信仰,在创作中传承精神。
红旗渠精神中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与燕山大学一以贯之的“奋斗基因、工匠精神、卓越品质、家国情怀”高度契合,已深深融入课程血脉,滋养着新时代设计人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