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介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学生管理 
 学院资源 
移动端

NEWS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

2022年07月01日 15:11  点击:[]

6月30日下午,艺术与设计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润心启智,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备课教研活动。活动由学院5个基层教学单位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分别开展,每组邀请一名院级领导参加。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永志、副书记刘遵峰,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张文超、副书记宁岩鹏、副院长赵琳、副院长刘维尚,教务处正科级秘书吴伟龙分别参加线上备课教研活动。线下研讨在艺术与设计学院305会议室举行,教务处副处长赵春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柴勇,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孙利参加,工业设计系副主任李静主持线下活动。

活动过程中,两院教师分别介绍各自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教学难点等,就如何在“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下,让“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发挥更有效展开深入探讨,探讨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寻求有效的实践路径,使“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发力、协同育人,实现“润心启智,同向同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的根本要求

在分组讨论中,专业课程老师发现存在着共性问题。首先是如何实现“润物无声”,实现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中的切入;其次,是如何解决课程中思政要素挖掘的问题;再次,教师自身思想政治认知、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上存在不足,既想深入讲一些政治理论知识,又担心自己讲述不到位,思政元素有机嵌入、融合各门课程的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教务处赵春梅副处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围绕育才育人共同备课、议课、说课、评课模式;二是专业课程的教育与课程思政内容不能存在“两张皮”,要针对学科课程特点不同,挖掘所蕴含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三是推广已经挖掘出的课程思政的好经验、好办法,艺术与设计学院与文法学院联合开展的“诵读经典开心窍,以文化人”值得推广。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柴勇总结,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作为“双一流”专业,学生对专业期待更高。思政体系、课程思政在实践中要像盐,不需要多,撒一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授课老师要有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像能到雨露一样,真正实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

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孙利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认真准备、耐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教务处为学院提供这样好的机会表示衷心感谢。就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进行阐述。希望今后进一步增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交流活动,优化专业课培养体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打造一批有学科特色的精品“思政课程”,践行“润心启智,同向同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