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新文/工科”建设战略部署,打破学科边界,主动对接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产业需求,推动燕山大学文工交叉融合的智能教育生态建设。4月29日下午13:00,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在艺术馆C305召开2025版培养计划调研汇报暨研讨会。学院院长赵琳、党委书记张文超、教学副院长王年文出席会议,工业设计系全体教师参加。会议由工业设计系主任侯士江主持。

工业设计系2025版培养计划调研汇报现场
会议伊始,卢颖副主任就培养计划修订调研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本次修订工作立足学科发展前沿,构建了“国际对标-国内借鉴-岗位调研-教师论证”四位一体的调研体系。调研团队系统分析了香港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课程设置,深入研究了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国内一流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广泛征集了企业专家、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培养计划初稿。
赵琳院长在讲话中强调,培养计划修订工作事关学院长远发展,必须坚持就业需求与升学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传统优势与新兴技术的“三个结合”,要充分利用学院各类实验实践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张文超书记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对修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以此次修订为契机,扎实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
王年文副院长重点介绍了新版培养计划的创新亮点。新计划将着力构建“设计学+”交叉课程体系,推动设计与机械、康养、信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优化“基础-专业-实践”教学流程,引入AI辅助设计等前沿技术授课;发挥工业设计“企业命题-师生解题-企业验题”的实战化教学优势,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和探索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课程模块设置、学分分配、实践教学、设备分配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新培养计划要立足燕大工科优势,打破学科壁垒,突出艺术设计特色,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既会设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下一步,学院将根据会议成果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提供制度保障。